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满屏都是新鲜的APP,可偶尔翻到旧照片、听到老歌时,总会想起那些曾经占据手机内存、承包日常时光,如今却难觅踪迹的软件。它们像旧时光里的老伙计,藏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天涯论坛绝对是“互联网初代顶流”,那时候还没有“种草”“吃瓜”的说法,却有无数人在深夜刷新页面,在情感板块看别人的故事、在杂谈板块聊天下事,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多少人上网的开场白。它像个无所不包的“线上茶馆”,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聊得来的伙伴,如今再提“天涯”,只剩满满的怀念。

深夜里悄悄打开的快播,是不少人的“秘密基地”。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视频平台,快播凭着强大的资源和播放功能,成了追剧、看片的首选。虽然现在它早已退出舞台,但只要提起这个名字,总能勾起一段关于“深夜追剧”的专属回忆。

一打开电脑就自动弹出的千千静听,是音乐爱好者的“心头好”。简洁的界面、精准的歌词同步,还有能自定义的皮肤,让它成了当年装机必备的音乐软件。那时候把喜欢的歌下载到本地,用千千静听循环播放,旋律里藏着的,是一整个青春的情绪。

“段友出征,寸草不生”,这句口号曾火遍大街小巷,而它的发源地就是内涵段子。那时候刷段子是日常,评论区里的“神评”比段子本身还精彩,线下碰到贴着眼保健操图的“段友”,还能会心一笑。它像个热闹的“线上游乐场”,让无数人在碎片时间里找到快乐,可惜后来停服,“段友”的时代也成了过去。

作为短视频鼻祖的美拍,早早就带火了“短视频”的概念。那时候没有复杂的特效,大家用美拍记录生活、分享穿搭、拍搞笑短片,甚至不少网红都是从美拍起家。它让普通人的生活有了展示的舞台,也开启了短视频时代的序幕,只是后来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被淡忘。

一提哇嘎,很多人会会心一笑——当年它可是“影响网速”的“罪魁祸首”之一。那时候用它下载电影、音乐,常常要等上大半天,家里网速慢的时候,还会被家人吐槽“又开哇嘎了”。虽然现在看来功能简陋,但它却是不少人“探索互联网资源”的启蒙软件。

飞信曾是“微信之前的社交王者”,靠着和手机号绑定、免费发短信的优势,成了学生党、上班族的常用工具。那时候和同学用飞信群聊、给家人发免费短信,甚至不少老师会用飞信布置作业。可随着微信的崛起,飞信慢慢被冷落,如今再打开,好友列表早已一片沉寂。

人人网是“校园青春的代名词”,那时候还叫“校内网”,加好友要先看“是不是同校”,每天登录偷菜、抢车位,看同学的动态、给好友留言。毕业季时,人人网的“毕业相册”里存满了照片,一句“再见,我的大学”,是多少人青春的告别。现在它虽还存在,却早已没了当年的热闹,成了“青春纪念馆”。

PPS是“免费追剧的神器”,那时候没有会员制,打开PPS就能看最新的电视剧、电影,清晰的画质、流畅的播放,让它成了无数人的“追剧标配”。放学回家、周末休息,窝在沙发上用PPS追剧,是多少人简单又快乐的时光。

51空间曾是“比QQ空间更热闹的存在”,自定义装扮空间、写日志、传照片,甚至还有“踩空间”的玩法——去好友的51空间留言,证明“我来过”。那时候把精心拍的照片传到51空间,等着好友点赞评论,是最开心的事。后来随着社交软件的迭代,51空间慢慢被遗忘,只留下“丢失青春”的感叹。

电驴HD和哇嘎一样,是当年“资源下载的利器”,尤其是对于喜欢看高清电影、找稀有资源的人来说,电驴HD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下载速度不算快,但总能找到想要的资源,也成了一代人“互联网冲浪”的记忆符号。

还有QQ农场,曾让无数人定闹钟“偷菜”“种菜”,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收菜,晚上睡前要看看有没有好友的菜能偷,甚至在办公室偷偷用电脑“偷菜”,生怕自己的菜被别人摘走。那时候“偷菜”是全民热潮,可随着新鲜感褪去,QQ农场也渐渐没落,成了“偶尔想起才会打开的旧游戏”。

这些曾经很火却消失的APP,早已不是简单的软件,而是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和生活方式。或许现在很少有人再提起它们,但只要某个名字被说起,总能勾起一段专属的故事——可能是深夜刷天涯的执着,是用千千静听循环的老歌,是定闹钟偷菜的荒唐,也可能是在人人网留言的青涩。
那么,这些APP里,哪一个曾是你的“最爱”?哪一个又藏着你最难忘的青春片段?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内涵段子为什么被封还有哪些app被封了(这些消失的APP)》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