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不能完全破解,不知道是多少中国人的意难平!特别是根据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十万多片,4500至5000个字符,却找不到一个夏字,使得夏朝的存在无法获得有力的支撑!
为了破解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甚至发出了悬赏,破解一个字就给十万块!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获得了这项奖金,他就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蒋玉斌。那么他破解的是什么字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或许哪位高人从中获得启发,能够在破解甲骨文方面有所突破呢!
下面就是蒋玉斌所破解的字:
猜一猜是什么字?
据形考释当然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甲骨文主体上是象形字。大家看图中这一字符的“形”,是不是有点像种子破土而出的样子呢?如果顺着这一方向考虑,那么这个字就应该和植物或者粮食有关。
接下来就是和金文的对比了。通过查找金文,发现在金文中有一个字和这一符号很相似,那就是“屯”字,限于输入问题,我没办法把金文的“屯”字展示出来,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所以,到这儿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这个字就是“屯”字了。
从甲骨文的字符到与金文的对比,这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承所确定的基本破解方法,但到这里还不能算破解了,如果这样就破解了,那不是太容易了?接下来这一步,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就是把甲骨文中有这个字符的地方都找出来,进行深入分析,来确定这一字符究竟表达什么意思。
蒋先生发现,甲骨文中这一字符的后面通常会出现“方国”两字,为什么这个字符后面会接上“方国”呢?方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商王朝的附属国之意,比如夷方,盂方等。因为方国都是不安分的,总想着要给王朝找点麻烦,要等到商王朝出兵,才能让方国安顿下来,稳当下来,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和“屯”的意思很有相近的地方,难道这个字真的就是“屯”字吗?
这是“屯”的说文解字
大家看“屯”字的最初样子,下面的两个分杈表示的是两片叶子。但在蒋玉斌先生的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中,(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8-130页),他列出了与“屯”字颇为相像的字符(似乎是直曲不同),即本文开头给大家提供的图片上的字符,他认为,那个分杈是两个虫子!(这个地方的理解,我从论文里没看出来)从字形来看,最初这个字指的是春天到了,植物破土而生,同时有两个虫子(表示冬眠的虫蛇等冬眠的动物),也从地里钻了出来,这样就意味着春天大地复苏,万物开始“蠢蠢欲动”。蒋玉斌的结论是:这个字应读为“蠢”!
因为形容方国像虫子一样显然含有贬义,而且还常常和蛮夷联系在一起。蒋玉斌先生解释在甲骨文里这个字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安分的附属国。比如动乱的夷国,就叫“蠢夷方”;不安分的盂国,就叫“蠢盂方”。
在蒋玉斌的观点提出之前,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两处字符是同一个,都是“屯”字,表示屯集,但蒋玉斌先生的论文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虽然字形相近,但用法是不同的,而且后来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甲骨文“蠢”字的演进
“屯”的本义就是聚集之义,而读为“蠢”就是不安分的意思,即蠢动、动乱,这里要注意:甲骨文中这一用法还没有愚蠢之义呢,把愚和蠢两个字用在一起,那是战国时期的事了。
蒋玉斌论文截图
关于蒋玉斌破解的甲骨文一个字的问题先讲到这里吧,其实也对他的论文读的也是一知半解的,毕竟本人才疏学浅,有错误理解也是必然的,这里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真正关注甲骨文的破解问题。下面的图里是甲骨文的十二生肖:
甲骨文十二生肖
看着是不是特别亲切。下面给大家提供十五个尚未破解的甲骨文字符,一个字符十万块,有识之士来试试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安分意思(破解一个字给十万这里有没破解的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