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胡祗遹赞他“万籁不敢鸣,雷霆随叱呼”;韩愈赞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苏轼评价他:“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现代诗人余光中评价他“酒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
他就是跨越千年依然让世人盛赞的“谪仙”诗人李白。今天分享李白的三十首古诗词,每篇都值得背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陈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一向孤高自傲,对自己充满自信,但是在仕途上却屡受挫折,这首诗既有他对自己前途的失意之感又有纵情享乐的豁达情怀。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以江上的遨游起兴,通过对江上泛舟行乐的描写,以及对仙人、海客、屈原、楚王等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价值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富贵的轻视和嘲讽。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李白曾参加永王璘夺嫡事件,最终失败而受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在受难期间感觉朋友的疏离,感叹现实社会中人心的复杂和友情的虚伪,同时也流露出对真诚、坚贞友谊的向往与追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看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收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李白在宣城为李云饯行时所作,名为饯别诗,实则重点并非写离情别绪,而是感怀自身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诗中既展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又体现了他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尽管诗人内心充满烦忧苦闷,但始终灌注着慷慨豪迈的情怀,在忧愤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表现出他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踏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表面上是歌颂战国游侠的豪迈气概与自由精神。深层而言,抒发了诗人自身壮志未酬的苦闷,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李白生活在唐代游侠之风盛行的时代,他以侠客精神自励,渴望能像侠客一样,结识明主,成就一番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的事业,实现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余晨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 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通过对商妇生活阶段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形象。生动展现了她从童年到结婚、再到丈夫远行后的情感变化,深刻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挚爱、思念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流露出对商人妇异地相思、担惊受怕的别离生活的哀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投杯停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境界顿开,格调高昂。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展现出其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全诗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凭吊,借景抒情,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人世沧桑的感慨,又借古讽今,对当时朝廷中奸邪当道、自己报国无门的现实表示忧虑和沉痛,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凌云壮志、强烈的用世之心,以及对李邕轻视年轻人态度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理想、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全诗语气直率不谦,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体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傲岸不屈和豪放不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一向想象奇特,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惊叹与赞美,体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浪漫主义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宋代苏轼赞誉这种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重获自由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而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这般景色是何等的壮丽!看到如此神奇之景,让人顿生豪迈乐观之情,只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沉醉在这美景之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踏上前往三峡的征程,随着船行,离故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思君不见”四字,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语短情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离别。因为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离别,又与繁华的时代、季节、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李白的向往。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忧伤和不愉快,相反认为孟浩然此行快乐,他一边送别,一边心也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诗意随江水荡漾。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让它随风陪伴友人到夜郎西。“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还有恳切的思念和热诚的关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坦率、直露,绝少含蓄,“语直”“脉露”,但“意”不浅,味更浓,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很有艺术感染力。诗中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清新流畅,具有明显的民歌风味,体现了李白自然高妙的诗风。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岁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最后一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又回到直接抒情,将孟浩然的高雅品格比作巍峨峻拔的高山,令人仰止,表达出作者对他纯洁芳馨品格的拜揖和仰慕之情,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且推向高潮。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通过描绘诗人出蜀至荆门沿途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尽管他对未来的游历充满期待,但初次离别家乡,那份不舍之情依然萦绕心头。此外,诗中对广阔天地、壮丽山河的描写,也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他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诗人通过描绘蜀道的崎岖难行与优美风光,一方面劝勉友人不必过多担心仕途沉浮,要热爱生活;另一方面,诗中也寄寓了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既有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关怀劝诫,又有自身怀才不遇的惆怅与无奈。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全诗围绕“思君”之情展开。前六句虽无“思”字,但通过写自己在沙丘城的无聊生活、周围的凄凉环境以及对酒和歌的无感,处处透着对杜甫的思念。直到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此诗,抒发了与杜甫分别后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出二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主要是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诗人通过对杨贵妃的容貌、服饰以及所处环境的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杨贵妃比作牡丹、仙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她的艳丽姿容,表达了对杨贵妃美貌的由衷赞叹。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以及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浪漫。此外,诗歌整体风格华丽浪漫,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展现出盛唐时期的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浮云揉碎。
这首词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景色的惊叹与赞美之情。词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比喻,将雪景描绘得气势磅礴又瑰丽多姿,展现出诗人开阔的心境和疏放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诗歌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特点,在这首词中,诗人以天仙自比,将雪花比作揉碎的白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仙境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意则是表现他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李白长期漂泊,饱尝人间辛酸,看透世态炎凉,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他傲岸倔强的性格使他不愿随波逐流,于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诗中通过描写众鸟高飞、孤云独去,衬托出他的孤独,而与敬亭山的“相看两不厌”,则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找到的一丝慰藉,同时也更深刻地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坚定信念。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夕所作,当时他已五十多岁,朝廷政治腐败,他个人理想无法实现,还受到排挤。诗中通过描写白发之长,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将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局势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他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诗中的“天上人”象征着理想中的自由境界,他既流露出对超验存在的敬畏,又暗含渴望与之对话的矛盾心理,这种心态是李白“谪仙人”身份认同的写照,他始终在人间烟火与云端遐想之间徘徊。全诗仅二十字,却构建出纵贯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充满张力的心理时空,让读者在“危楼摘星”的奇幻画面中,触摸到盛唐诗人对生命终极境界的永恒追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通过描写客居他乡的特定环境中诗人刹那间的错觉以及动作神态,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月夜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朴素,韵味含蓄无穷,被誉为“思乡第一诗”历来广为传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通过描写明月、长风、天山、玉门关等边塞景象,以及征战的残酷和戍客思归、思妇怀远的痛苦,揭示了战争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带来的巨大痛苦,对无休止的民族冲突中牺牲的战士表示同情。同时,诗中虽未直接谴责战争,但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思考,隐含着反对穷兵黩武、渴望和平的愿望。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诗中以儿童时期对月亮的认识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前半部分描绘出月亮的美丽神奇,后半部分则借蟾蜍蚀月、羿射九日等传说,以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以月蚀影射现实的昏暗局面,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醉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通过描写诗人在花间独酌,邀月与影共饮的情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寂寞孤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孤独中寻求解脱、自我排遣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李白经典古诗句(李白最出名的三十首诗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