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后的空山,秋意渐浓。明月透过松枝洒下清辉,清泉在石头上潺潺流淌。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莲叶摇曳,渔舟缓缓归来。
诗人随意地欣赏着这春日芳菲的消逝,却觉得这样的山居生活,足以让王孙公子也流连忘返。
诗中的明月、清泉、竹林、莲叶,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秋夜图,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清幽与美好。
02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阳光照耀着香炉峰,生出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如同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前。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仿佛有三千尺之高,让人不禁怀疑这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
李白以夸张的笔法,将庐山瀑布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03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上,都找不到人的踪迹。只有一条孤舟,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旷而孤寂的雪景图。诗人通过“千山”“万径”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荒凉;而“孤舟”“独钓”的老翁,则在寂静中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孤独。

04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在霜天中啼叫。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陪伴着诗人愁苦地难以入睡。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在夜半时分传来悠扬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之上。
张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秋夜的愁绪。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而寒山寺的钟声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空灵。
05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在群山中缓缓落下,黄河奔腾着流向大海。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图景。诗人通过“白日”“黄河”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宏伟;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寓意深远,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06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诗人告别了白帝城,乘船顺流而下。千里之外的江陵,仿佛在一天之内就能到达。两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而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了重重的山峦。
李白以欢快的笔调,描绘出一幅江行的画卷。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旅途的畅快与喜悦。

07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向寒冷的山峰,白云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诗人停下车来,是因为爱上了傍晚的枫林。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鲜艳。
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山行的美景。寒山、白云、枫林、霜叶,这些意象相互映衬,展现出秋天的绚丽与多彩。
08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被楚江从中劈开,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又回旋。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李白以雄浑的笔法,描绘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天门山、楚江、青山、孤帆,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09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诗人走进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花木繁茂。山中的景色让鸟儿感到愉悦,潭水的倒影让人心灵空灵。此时此刻,万物都变得寂静无声,只有钟磬的声音在回荡。
常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幽深的禅院。古寺、高林、曲径、禅房、山光、潭影,这些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禅意的深远。
10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却能听到人的说话声。夕阳的余晖照进幽深的树林,又照在青苔上。
王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空山幽静的画面。空山、人语、返景、深林、青苔,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无人的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描写山水的诗(10首意境悠远的山水小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