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下班还要提心吊胆。
”一句吐槽,炸出了台剧幕后太多人的噩梦。
江祖平把那人照片往 IG 一甩,全网瞬间被点醒:那男的上衣印着大大的「SET」,白天录影跑场务,晚上私信发想入非非。
女生手机跳出“我想揉你的胸”那一秒,不是恋爱小情话,是职场催命符——她本来是来学剪接、学灯光的,结果先学会拉黑、删对话、换电话号码。
更狗血的在后头。
听说有人被要求半夜打车去他家,“只是聊一聊”。
聊个头啊?
这种“酒后失言”四字挡箭牌,从经纪公司用到电视台,十年如一日,把被害者变“想太多”。
直到江祖平直接点名,大伙儿才发现,受害者不只一两位,后台楼梯间的故事,比剧本还黑暗。
三立火速发声明:开调查、保密、辅导。
听起来像把灭火栓拧到底,可是水柱喷得再大,也冲不掉网友那一句话——“公司真不知情吗?
”业内人士翻出早年的群组截图:里头玩笑尺度比爆料更恶臭。
大家早当梗玩,谁也没想到今天会翻车。
别急着骂体制。
台湾早就把《性别工作平等法》钉在墙上,但法规像灭火器,得真有人拉环才喷得出来。
很多女生怕“标签上身”,熬到离职才敢说,证据已蒸发。
江祖平这次硬气,是因为她咖位够,换个小助理,一样被“为了剧组和谐”劝退。
有人跳出来杠:女生干嘛不留证据?
哎,当下吓到腿软才是正常反应。
职场不是法院,没人随时开云端备份;人家只想领薪水,没想成为司法纪录片的主角。
三立现在加开心理辅导课,听起来暖心。
但辅导能防色狼吗?
真正有用的是:通报窗口独立在外部、人事主管不准和加害者喝同一摊、申诉流程像报修打印机一样简单。
做不到这些,再多讲座也只是 KPI。
电视圈其实不缺“防狼”模板。
对面棚去年就有灯光师偷拍案,公司 24 小时内报警、停职、发声明,一条线走完。
观众记性差,但至少当事人没再回剧组,这才能让人安心剪片到凌晨三点。
江祖平点名那男的脸书已关,但网络早就截屏。
律师说,公然猥亵、强制性交未遂都能告,关键是有没有被害者愿意出庭。
镜头扫过观众席,很多女生悄悄举手。
她们不是为了把谁钉十字架,而是要喊一句:老娘上班只想拿工资,不想顺便拿创伤。
下一步?
三立调查结果别只在会议室 A4 纸里打转,直接公布姓名、惩处、改善方案,让新人面试时可以问得出口:“贵公司防骚扰 SOP 长啥样?
”答不出?
那只好说拜拜。
说到底,这起风波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别把性骚扰当成综艺效果。
剧组再赶,也没有一个镜头值得拿别人的恐惧去换。
今晚的夜戏照常开拍,只希望下一场,女生能安心去领夜餐,不再先看暗处有没有人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set是什么梗(江祖平公开当事男姓名再揭电视台2女受害收恶心私讯想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