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籽又名鲑鱼籽,红鱼籽,是用黑龙江大马哈鱼的鱼鱼卵制成,
以颗粒饱满、半透明、无汤汁、味略咸、又腥香味的为上品
大马哈鱼籽颜色越深,含水量越少,与品级无关。
大马哈鱼籽个大、晶莹剔透。看上去就像一个一个水晶球,很漂亮。
俄罗斯的大马哈鱼子颗粒较成熟,水份略少,色泽暗红,无汤汁,易于储存。
大马哈鱼的鱼籽是鲜艳的红色的,且直径有7毫米,
相对一般鱼籽来讲是非常大的,所以是做鱼子酱的上等规格。
鱼籽的味道第一次品尝有些吃不惯,
随后在品尝的时候就让人怀念。
鱼籽的细腻鲜香,搭配全麦面包的粗糙口感简直就是绝配,
搭配一杯柠檬红茶一块方糖,一斤都不够吃。
鱼籽并不是贵族专属的食物,在俄罗斯鱼籽就是平民百姓的日常食物,
华贵的鱼籽,搭配最为普通的粗粮面包,这个组合并不亚汉堡。
是!有鱼籽炒饭这道美食,但是严格来说可以说是鱼籽拌饭。
千万别把鱼籽抄熟了,否则你的牙口受不了。
10粒鱼籽的蛋白质相当于是一颗鸡蛋黄,
也不知是不是,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第一口有些腥味,第二口有些咸味,第三口有些鲜味道。
随后就慢慢感悟吧!
鱼籽的品质就看外观,颗粒完整的,就是好鱼籽,
有汤汁,多皮质的那制定就是水货了。
像这样一粒是一粒的,那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鱼籽有油粒水粒之分,主要是储存期长短的问题,
油粒相对杆状,水粒水份略大,但是并不影响口感。
鱼籽没有品牌之分!再次强调,不要被误导,
但是市面上确实存在一种假的鱼籽,选购时要注意!
每年白露时节秋风一开始刮的时候,中国的乌苏里江里聚满了大马哈鱼。居住在两岸的赫哲族人这时就会欢呼雀跃的喊:“达依马哈”,意思是说定时往来的鱼儿到了。这就是大马哈鱼名字的来源。
上面的大马哈鱼籽就是马哈鱼的鱼卵制成。
大马哈鱼也被称为“母亲鱼”,它的一生非常悲壮、非常伟大。
它也是为数不多的江海洄游鱼之一
大马哈鱼产下鱼卵后不久就会耗尽体能死去。
生生不息,每一粒鱼籽都会成为一条硕大的母亲鱼!
这条鱼是被熊拍死的,跟我没关系。
我一直都很好奇,品尝马哈鱼的第一人是谁?
又是谁第一个创造了鱼籽的加工技术。
成籽几乎不用洗(揉捻)开膛鱼籽就会流出
这个就是需要洗((揉捻)的鱼籽,如果选购母马哈鱼,
家里有羽毛球拍可以自己体验下。
揉捻完以后还有清洗工序,一粒一粒的就是成品了。
最后用棉纱布过滤掉水份,在俄罗斯这道技艺,渔民们已经练就的炉火纯青。
鱼籽中蕴含营养非常丰富,具体不一一介绍,来点尝尝鲜。
还是那句话!鱼籽没有那么昂贵,一斤鱼籽可以吃好几餐,
不妨试试,看看我们口味是否一样。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大马哈鱼籽熟吃的做法(大马哈鱼籽第一次吃有点腥第二次吃有点咸随后一直都想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