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简称 “宁”,这座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31°14′至 32°37′、东经 118°22′至 119°1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约 70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 150 千米,市域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形态展开,总面积达 6587.04 平方千米。
南京地处宁镇扬丘陵地区,低山缓岗连绵起伏,呈现出龙盘虎踞之势。万里长江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雄浑壮阔的气质。栖霞山、牛首山、幕府山、狮子山、清凉山、鸡笼山等山峦环峙城区,它们或层林尽染,或怪石嶙峋,各具特色。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湖泊星罗棋布,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秦淮河两岸,灯火辉煌,桨声灯影里流淌着千年的繁华;玄武湖波光粼粼,与紫金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莫愁湖则以其婉约的风姿,诉说着动人的传说。
南京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50 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就有南京直立人(又称南京猿人)在此活动,他们的足迹开启了南京人类历史的篇章。大约 1 万余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溧水 “神仙洞” 生活繁衍。距今五六千年前,市中心鼓楼岗西北北阴阳营的二级台地上,原始居民已在此建立起南京地区第一批原始村落,广泛使用石制器具,开启了文明的曙光。3000 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密布着史称 “湖熟文化” 的居民聚落,青铜时代的光芒在这里闪耀。
周灵王元年(前 571),楚国在今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南京有政区设置就此发端。此后,吴国置濑渚邑于今高淳区固城湖畔,越王勾践灭吴后筑越城,南京主城区建城由此开始。周显王三十六年(前 333),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置金陵邑并 “郡江东”,为南京主城区建置政区治所之始。南京地区县置始于秦,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秦始皇移金陵邑县治于今江宁区秣陵街道,设秣陵县。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建县渐多。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吴主孙权将统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次年改秣陵县为建业县,寓意 “建立帝王大业”,并在楚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建筑军事要塞石头城。黄龙元年(229),吴大帝孙权从武昌(今湖北鄂州)迁都建业,南京开始了作为国都的历史。此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在建康建都,前后共 320 余年,史称六朝。六朝上承两汉,下开盛唐,在中华文明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六朝以后的 1000 多年里,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都曾立都南京。隋灭陈后,采取压低六朝故都地位的政策,毁建康城邑。唐时南京政区建制高不过州、郡,更多时只为一县。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升州为金陵府,南京首次建置为府。南唐以江宁府为国都,其都城建设靠近秦淮河岸,宫城建筑繁华秀丽。北宋初设为州,后置江宁府。南宋更名建康府,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时,建康府为陪都。元天历二年(1329),建康路更名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元至正二十八年、吴二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于应天府置南京,这不仅是南京地名之始,也是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全国性的首都。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
清代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江宁,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同治三年(1864),清军攻占天京,重置江宁府。
清末,南京不仅是江苏省省会、江宁府城,还是诸多文武要员的治所所在。宣统三年(1911)12 月 29 日,起义的 17 省代表齐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国号中华民国。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 年 4 月 18 日,国民政府成立,定南京为首都,南京成为现代意义的 “市” 行政建制。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如今的南京,经济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竞争力。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特大城市和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南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南京的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雄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成果斐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汇聚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在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南京的科研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南京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等方面成果丰硕,众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南京经济的发展。同时,南京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入驻,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南京的交通十分便利,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航线覆盖国内外众多城市,为南京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南京的铁路交通发达,京沪高铁、宁杭高铁、沪宁城际等多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使得南京与国内各大城市紧密相连。市内交通也日益完善,地铁网络不断拓展,公交线路四通八达,为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南京的文化特色丰富多彩,是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中华民国时期多次人口大迁徙,南京形成了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南京云锦被誉为 “东方瑰宝”“中华一绝”,其织造工艺复杂,图案精美绝伦,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杰出代表;金陵刻经技艺精湛,刻经版数以万计,在佛教文化传播和艺术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剪纸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夸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南京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秦淮灯会历史悠久,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秦淮河两岸灯火辉煌,各种造型精美的花灯争奇斗艳,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南京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陶醉,盐水鸭肉质鲜嫩,咸香适中,口感醇厚;鸭血粉丝汤以鸭血、鸭肠、鸭肝等为主要食材,搭配粉丝,汤汁鲜美,香气扑鼻;南京板鸭外形较干,状如平板,肉质酥烂细腻,香味浓郁。此外,还有梅花糕、龙袍汤包等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南京的著名景点众多,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 500 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有 “明清皇家第一陵” 的美誉。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于一体,是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此外,还有玄武湖公园、鸡鸣寺、南京博物院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南京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烟火气息。南京的公园众多,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散步、锻炼、游玩,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南京的夜生活也十分丰富,新街口、夫子庙等商圈灯火辉煌,商场、餐厅、酒吧等一应俱全,人们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美食、尽情娱乐。此外,南京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生活中,邻里关系和睦,社区组织各种活动,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众多的著名景点和惬意的居民生活,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现代活力,是一座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品味的城市。无论是漫步在古老的街巷,感受历史的韵味,还是穿梭在繁华的都市,体验现代的气息,南京都能给人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南京市是哪个省(探寻江苏13地市之一南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