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时候,老当家朱元璋照例在中山东路的老宅子里坐着,等着孩子们的到来;在暖炉上温着的水的轻微咕嘟声中,朱元璋青筋缠绕有如老树枯藤的手缓慢地在结着霜花的窗前,将铜板一堆一堆码好,又抽出了红纸,将铜板仔仔细细地裹成一个个红包。
朱元璋是家里的老祖宗,大家都叫他太爷爷。太爷爷很老了,没有人知道他有多老,就好像没有人知道他的脸有多长。
老宅子的地是太爷爷在很久很久以前买下来的,也是太爷爷和他的朋友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老宅子虽不如太爷爷这么老,却也够老的了;半截墙埋在土里,屋顶在下雨的时候也会渗水。
儿子们劝太爷爷搬去北京——大家都在那里,可太爷爷不肯走。
因为这座宅子的底下,埋着和太爷爷一道建了宅子的朋友们的尸体。
太爷爷要替他们守坟。
朱棣每次都是来得最早的,今天却比以往更早。和往常每一年一样,朱棣提着稻香村的点心,第一个敲响了太爷爷家的门。照样,点心里不会有椒麻饼这一样——虽然大家都爱吃,可太爷爷总认为这个在饼皮上铺满芝麻的点心是在讽刺自己的外貌。
朱棣也很老很老了,没有人知道他有多老,就像没有人知道谁才能在打架的时候赢过他。大家叫他成爷爷,成爷爷一直住在北京。据说,是太爷爷亲手将成爷爷送到北京去的,给了成爷爷一块地;成爷爷在这块地上建了一座房,从此成爷爷就住在那儿了。后来,成爷爷把所有人都接到了北京,大家就都住在北京了;唯有太爷爷不肯走。成爷爷劝了不知多少回,可太爷爷就是犟;什么也不说,就是不走。
后来,成爷爷说:
“老爷子死活不肯走,大概是怕允炆回家的时候,找不到家了。”
朱允炆是太爷爷的长孙,大家叫他惠爷爷。可是除了太爷爷和成爷爷,谁也没有见过惠爷爷的面;也没有人敢问起惠爷爷的事。大家只是隐约听说,惠爷爷一直陪着太爷爷住在南京,而在成爷爷要大家搬家去北京的途中,惠爷爷突然失踪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太爷爷最疼惠爷爷,于是也就和成爷爷翻了脸。
“爹!”朱棣叫道。
朱元璋并不理他,仍顾自制作红包。
朱棣也并未有任何不快,转头对着跟在自己后面的两个家伙招呼道:“高炽、瞻基,快来给太爷爷磕头拜年!”
朱高炽挺着个大肚子,怀胎数月似地跌跌撞撞往前赶;却又被朱瞻基叫住了步子。
“爹!你看!”朱瞻基举起手,捧着什么宝贝似地;“南京这宝地,居然有这么大个的蛐蛐儿!”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两个,大家叫他们仁爷爷和宣爷爷。仁爷爷和宣爷爷都是和善的人,邻居也都很喜欢他们。他们把北京的宅子加固了些,宅子变得比以前更漂亮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却有个邻居日日想着把太爷爷买下来的、成爷爷建起来的北京的宅子毁了。
这个邻居叫作也先。
也先住在北京宅子的北边。在太爷爷买下北京宅子这块地之前,是也先的祖宗住在这块地上。太爷爷买了地,赶走了也先的祖宗,也先的祖宗不得不迁去了北院子;也是一直怀恨在心。到了也先当家,自然也想着把太爷爷一家赶出去。于是,也先带着自家的几个骠悍兄弟,来砸宅子的门。
“那真是他奶奶的惊心动魄!”朱祁镇边吃绿豆饼边说;饼屑从他的嘴里飞了出来,不断落到坐在他对面的朱祁钰的衣服上,“王振那阉货,先是使劲忽悠老子去和也先互殴。结果一出门,那王老公居然给也先吓得尿了裤子!亏得老子一手一个,照死里剋,也先那智短汉才逃回了家!”
朱祁钰抬手掸掉身上的饼屑。
“啧。”朱祁钰说。
朱祁镇一拍桌子,指着朱祁钰喊道:“你啧什么啧?!你啧什么啧?!”
朱祁钰的话像是从鼻子里出来的似的:“也不知是哪位神仙,打了败架被那也先拐回了去……要不是我,你也只好去也先家里做鞑子。”
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大家呼作英爷爷、景爷爷,先后在宣爷爷之后当了家。英爷爷当家的时候和也先打架输了,被也先家兄弟架回了家去;家里没了人当家,只好叫景爷爷出来暂时当家。后来也先放了英爷爷回家,景爷爷理说应该英爷爷重新当家的,却并没有从当家的位置退下来;而是把英爷爷关到南厢房里头,七年都没有放他出来见见天日。由是英爷爷和景爷爷结了梁子,见面便要吵架,吵完便打。
见朱祁镇、朱祁钰在太爷爷家的客堂里扭打到一道,朱见深吓得连滚带爬,抱住朱祁镇的大腿哭叫到:
“爹!爹!别打了,别打了!”
见太成仁宣几个爷爷都围拢了来要看究竟,朱祁镇面上一红,一脚将朱见深踢了开去:
“去去去!成天在女人堆里混,就知道哭哭啼啼!”
朱见深被朱祁镇一脚踢到墙角,仍在抽抽搭搭;却听到后屋有人唤他:
“宪爷爷!一道来斗地主啊!”
朱见深抹了把泪,见到后屋厅内一张八仙桌,有三人正围坐酣战,正斗得难分难解;分别是武叔叔朱厚照、世叔叔朱厚熜和神哥哥朱翊钧。唤朱见深的,正是武叔叔朱厚照,他似乎捏了一手好牌,正满面红光。
朱见深拍拍身上的灰,正要去后屋一道打牌,却被朱祐樘搭住了肩膀。
“爹!不哭!吃糖!”朱祐樘递给朱见深一把糖。
“祐樘那孩子,还是懂事些。”窗边的朱元璋包完了十六个红包,停下了他苍老的手。窗上的霜花在朱元璋的呼吸当中融化了些,看得见远处的邻居孩子们开始放炮仗,炮声隐约传来;炮仗偶尔窜上朱家老宅子高高的围墙,在洁白的天上划过一道更白的弧线。
朱载垕端起暖炉上温着的水,冲进朱元璋手边的杯子里。在卷曲的蒸汽下面,绿色的碧螺春叶片上下翻滚。
“孝爷爷里外翻修一遍宅子,我们这些小辈也是得了蔽阴,大树底下好乘凉。”朱载垕将茶推到朱元璋面前,“太爷爷,您吃点茶。”
朱元璋并没有去拿茶杯;只是转眼看着朱载垕。“小穆,你也是踏实孩子;只可惜身体弱了。你看看小武、小世和小神三个倒霉孩子,一个赛一个捣蛋,却都壮得跟牛似的,四处给我惹事。你看看,东巷、北院那些邻居,哪个都不安宁。”
只听得后院朱厚照突然喊道:“八个尖!炸!给钱!”
又听得朱翊钧喊道:“没钱!没钱!别问我要钱!”
朱厚熜念道:“天皇皇,地皇皇,太上老君帮我忙,我要四个2两个王。”
自打朱厚照以降,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几个,大家都喊作是武叔叔、世叔叔和穆叔叔。武叔叔牌打得好,靠斗地主赢了北院子的当家——伯颜不少的钱;又赢掉了江西远亲朱宸濠所有家当,朱宸濠竟被赶出了族谱去。
而世叔叔呢,打牌也是好手,东巷、北院的邻居没有不输钱给他的。据说世叔叔之所以打牌赢钱,靠的全是在牌桌旁设醮拜太上老君;到了后来,世叔叔干脆不打牌了,一心拜太上老君去了。
至于穆叔叔,人人都说他稳健持重,为人善良;也不和邻居打牌,邻居待他也都不错。只是宅子也旧了,难免小修小补些。
到了朱翊钧,大家都叫他作神哥哥。神哥哥喜欢打牌,也是一把好手,打牌总可以赢钱;但据说神哥哥一但输了钱,便就耍赖不给钱了。
三人正斗得正起劲,从北京赶来的冯保跑进后屋,俯在朱翊君耳边道:
“老爷,东巷新当家丰臣秀吉叫小弟放炮点了咱隔壁李家,现在李家一家老小跑到咱门口来,死活求着要进咱家避难呢!”
朱翊钧半躺在椅子上,缓缓说道:
“让李如松去揍丫的。揍了就老实了。”
冯保应道:“得嘞!”
朱翊钧又问:
“东北胡同努尔哈赤来拜年没?带多少岁钱?带什么花色的貂?有好吃的先给洵洵送去,可别饿着孩子。”
冯保尴尬地回道:
“努尔哈赤那家伙说是要自立山头,根本没来拜年呢……”
朱翊钧“啪”地将手中的牌往桌上一拍。
“我睡觉去了!叫洛儿来替我打牌。”
这洛儿便是大家口中的光哥哥朱常洛。朱翊钧话音甫落,大家便满院子找光哥哥去了;可哪儿也找不着。终于,有人招呼道:
“光哥哥拉肚子拉得厉害,在厕所里晕过去啦!”
朱载垕搀扶着朱元璋,从里屋缓缓踱到客堂;刚踏进客堂的门槛,便见着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刚刚从北京赶到南京。两人风尘仆仆地跨进老宅,朱元璋赶紧招呼:
“熹儿、思儿,快来太爷爷这儿领红包!”
朱由校一见朱元璋,倒头便拜道:
“给太爷爷拜年!本亲手给太爷爷打了个椅子带来南京,可大管事魏忠贤半路给要回去了,说他坐着舒服,喜欢坐,不肯拿来给太爷爷。”
还没等朱元璋说话,朱由检便抢先说道:
“那魏阉竖的话如何能听?!居然想坐太爷爷的椅子,简直可恶!我早就已将他扫地出门!今天特意来给太爷爷拜年,正好用太爷爷的红包补补北京宅子东北的墙。努尔哈赤那鞑子,放炮把东北墙给炸啦!加上宅子老旧倾颓,我得赶紧回北京搬砖修墙,袁崇焕、毛文龙已备好灰浆,只等我回去就开工。再不补墙,怕是要被东北胡同那群狗崽子们占了宅子啦!”
朱元璋劝道:
“思儿向来是勤勉努力,可今儿是大过年的,修墙不急,先吃了酒饭。”
朱载垕也劝:
“不在这一时半会儿,好容易团聚,一道吃饭。”
爷叔哥哥们也都各自来到客堂,搬出来大桌,又满满摆了一桌酒饭。
“吃饱了酒饭再回北京吧!”大家劝朱由检。
朱由检只好留下来吃酒饭。
老朱家十六个人,十六盏酒杯碰到一道的时候,南京城里开始飘起雪花来。窗上又重新结起了冰霜,而四邻孩童放炮的声音更加响了;倒也衬托得饭桌上热闹非凡。
朱元璋说道:
“这老宅子既非王谢之堂,我老朱家也非太官显贵;虽是平凡之家,过年时节得以团聚,也不失为幸事一件。吃掉这杯酒,诸位新一年当共思进取,戮力同心,光耀老朱家门楣。”
所有人都大声应了。朱载垕小声对朱元璋说道:
“平凡之家也是有福;若是个帝王之家,一家老小如何才能团聚得?”
还没等朱载垕说完,北京宅子大管事王承恩匆匆跑进院子,还没进到客堂便大声报道:
“不得了啦!长工李自成率众放炮,把咱宅子的门楣给烧着啦!”
“哈哈哈!”朱厚照拍桌大笑道,“这回门楣可算是真的得了光耀啦!”
朱由检一扔筷子,来不及和桌上爷叔哥哥们道别,便赶紧跟王承恩往北京返回了。
还没等朱由检走远,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和朱由榔四人赶到了南京宅子;一跨进客堂的门槛,便倒头齐齐拜道:
“给太爷爷拜年啦!”
朱元璋吃力地站起来,眯着昏花的老眼打量四人半晌,喃喃念道:
“酒饭也吃罢了,红包也发完了;又来四个拜年的,这可该如何办啊?”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南鸢(微信:13418639441)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荐语:硝烟无声,谋略无形,兵法谋略,诲汝谆谆。这套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合集,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菜根谭名句
荐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道德经解读
荐语: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纪晓岚赞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邀您说文论史!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全思什四横的意是的字积寓气么义英是架水-e的霖界_蛋签研字-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