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世间万物 刻人间百态
——访陕北石雕传承人
陕北石雕
陕北石雕是陕西北部地区特色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陕北石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考证,石雕艺术的发展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历经了原始时期的新旧石器生产、秦汉时期的发展,唐、宋、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新中国以来的鼎盛。陕北石雕源远流长的历史,得益于一代代手工艺人的传承,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陕北石雕艺人万兆存,他从父辈的手中接过了石雕工艺的接力棒,承袭了这门古老的技艺,并在雕刻这条路上传承了40多年。
万兆存,男,1951年出生,陕北子洲县周家硷镇人,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在40多年的雕刻生涯中,万兆存不仅自己承袭了石雕这门工艺,他还为陕北石雕事业培养了数百名工匠,而且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大儿子万军利也爱上了石雕艺术,并且在石雕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
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万兆存的石雕的手艺是祖传的,而且他自幼就喜欢绘画,年轻的时候还去当过兵,复员回到家乡后,开始从事石雕工艺,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和所有陕北石雕艺人一样,万兆存从事石雕工艺最开始雕刻的就是石狮子。
万兆存:“搞石雕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从小就喜欢石雕,因为我们家祖传,我是第三辈,从我的老爷手里,就开始搞艺术,作为我来说,出生在这个家庭,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开始弄一些小东西,还有一些木雕、泥塑。在我年轻的时候还当过兵,复员回来,我就从事艺术,画玻璃画、画油漆画,最后猛然间就想起来我们祖上传下来的这些艺术,我就开始搞石雕了,一开始是雕小石狮子,因为狮子是传统工艺,是最简单、最简练,也是基础性的东西。”
万兆存的艺术性创作
万兆存作品获奖证书
万兆存作品获奖证书
随着雕刻石狮子经验的累计,万兆存已不满足仅仅雕刻简单的石狮子,结合自己从小对绘画的喜爱,他想用手中的刻刀,雕刻出与众不同的石雕艺术品,而且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悄然转变,收藏和摆设石雕艺术珍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针对这一现状,结合自己绘画的功底,万兆存把雕刻的目光转向花鸟草虫、神仙人物,把手中的石头雕琢成玲珑剔透的微型工艺品,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一次特殊的经历让万兆存更加坚定的把这条创新雕刻之路走了下去。
万兆存:“我个人特别喜欢雕人物,就开始雕砚台,砚台上面的图案就是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哪咤闹海等等一些艺术层次比较高的东西。八六年的时候,天津海岸出口公司在绥德地区召开了一个石雕出口现场会,我们去了三个人,我那个时候就带了几个石狮子,还有几个砚台,我拿出来以后他们说你这个工艺相当高,赶紧回去办厂子,那个时候刚开始出口,石雕还是比较新颖的,出口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还是比较活跃的。因为那个时候,天津他们就建议我去办厂子,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正式的办起了厂子,又招收了好几个徒弟,雕刻石狮子,最后还雕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并且在“广交会”上就出口了,从那个时候就一直在办厂子。”
万兆存作品
万兆存作品
万兆存作品
尽管万兆存的作品多次获的大奖,但是近几年陕北的石雕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大批手工艺人改行,年轻人对于石雕的热衷程度减弱,陕北石雕的发展似乎处于瓶颈期,对于陕北石雕的发展现状万兆存父子也是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作为陕北石雕的传承人,万兆存觉得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摆脱陕北的石雕艺术目前发展的困境。这些年他和他的儿子把精力放在传播当地文化艺术的创作上,陕北最普通的老汉、陕北最常见的景物都是他雕刻的内容。从传统石狮到花鸟鱼虫、名著人物最后回归到陕北最普通的传统文化,他的创作实现了最接地气的转变,也正是这种最接地气的转变,推动了陕北石雕民间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为陕北石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的对外传播做出了贡献。
作品获奖证书
把原本就是最普通的石雕和陕北的传统文化相融符合,并不是万兆存的一个简单的想法,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实践也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创作传播当地文化艺术的艺术作品,不仅有利于传播陕北的传统文化以及石雕文化,而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发展地方文化和旅游产品有巨大的推进作用。面对石雕发展遇到的瓶颈,万兆存终于在实践下找到了一条陕北石雕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于陕北石雕的小知识
1.陕北石雕的分类:
有珍藏炕头“保锁”娃娃,扶正祛邪的炕头狮,有置于庙堂高山威严的镇山狮,亦有安放在公庭门前、广场、园林中高大威武的护神狮,还有置放家宅、墙头的镇宅狮,以及建于公园、桥梁、寺庙栏杆可供人们观赏的千姿狮等等。
2.为什么陕北的石狮子嘴里会有一个石球?
传说古时候,人间有很多妖物,扰乱民间,一男子见状,就想解民间疾苦,于是求仙学艺。一神仙很感动,就授予其一颗珠,只要含在口中,就会变成一只狮子,妖物都害怕,全部逃回妖界,从此人间太平。后来这个男子死了,妖物又重回人间,人们想到一个办法,用石头雕刻出一个石狮子摆放在家门口,妖物见到以来这个男子又回来了,害怕逃走。从此,嘴里含着“珠”的石狮子就一直如此传到现在。
陕西新闻广播主持人王悦采访万兆存
节目预告:
FM106.6 AM693 陕西新闻广播2月12日
19:00—19:30 《文化三秦》为您带来广播专题
“雕世间万物 刻人间百态——访陕北石雕传承人”
敬请关注!
网上在线收听回放:
“陕西网络广播电视台”首页点击“听广播”,手机、车载广播均可收听。
“蜻蜓FM”首页点击“电台”→→ “陕西”→→“陕西新闻广播”即可在线收听。
听直播APP蜻蜓FM|企鹅FM|搜索 陕西新闻广播
微信公众号|搜索 陕西新闻广播
新浪|搜索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广告与节目合作请致电:029-85231586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么意心行含寓(好义咤柱人的析刚的深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