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具文化中有一些作品极具灵性,可以说是巧夺天工,这些器物统称为竹木牙角雕刻。今天要介绍的这件国宝,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角雕制品 明仙人乘槎犀角杯。
匠心独运,杯中别有天地。
小小酒杯,暗藏古老祈愿。
《新闻女生玩收藏》节目视频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仙人乘槎犀角杯,长26.5厘米、宽10.2厘米、高8.6厘米,重262克,属于装饰性酒具,杯呈船形,犀角雕刻,角端锥孔为流,中腹挖空为舱用来盛酒。扬州博物馆讲解员陈奕欣介绍,这个杯子是1961年的时候,扬州福利公司捐赠的。
雕刻艺人在雕刻这件犀角杯的时候,选用上乘的犀牛角,然后依照犀牛角本身的自然形状,把它雕刻成一个树槎形的一叶扁舟。仙人乘槎犀角杯,远观如一件角雕摆件,近品方知别有乾坤:它以槎为整体造型,舱后端坐一长须老者,神态安详自若。杯外侧及底部均刻有水波纹饰,富有动态,使人顿生船行水上之感;长须老者表情刻画生动,神情怡然,似乎正在乘风而去。
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这个杯子制作时分成三个部分,因为杯子的主要用途是喝酒,因为要先把角梢部分截取,然后把角身部分截成两半,将里面掏空,最后在中间以浮雕的手法做成仙人倚靠在树根上的造型,仙人翘着二郎腿,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仙人乘槎造型的灵感来源是晋代志怪小说《博物志》中仙人乘舟凌空到天河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成仙升天的美好愿望和奇思遐想。庄志军说,晋人张华曾写过一个故事,他相信天和海是相连的,海边能看见一些浮槎上下来去,而人登上浮槎,就可以上天,很久之后才会回来。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犀角为“物之珍”、“国之宝”。古人有把犀牛形象作为崇尚物的习俗,如青铜铸造、刻划在瓷器上等,认为犀牛可以辟邪、镇凶、保平安。实际上,犀角有解毒、凉血、镇惊、滋补的作用,是极不易得的名贵药材。
古人最早用犀角杯盛酒,将其中的药用有效成分溶于酒中,以达到保健的目的。一般的犀角杯都是从角端锥孔处饮酒,而扬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仙人乘槎犀角杯却暗藏乾坤,可以从三处饮酒。庄志军介绍,手扶着这个犀角杯,就可以从杯子上的小孔中饮酒,不仅如此,这个犀角杯的后部有两个延伸,也可以从这两处饮酒。
如今,犀牛已经成为世界保护动物,犀角也已禁止入药,更不准用来雕刻艺术品。因此,这件仙人乘槎犀角杯更是稀世珍品。
每一件文物都是其所属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些文物仿佛可以触碰尘封的历史与文明。在犀角完成了历史使命,离神话、传说渐行渐远之时,我们当深怀感恩之心,与之道别!愿犀牛们能够平安地生息、繁衍下去。
来源:新闻女生爱收藏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小腮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好實是音朝乱坤0(-的什惟且意珏的别风書疏思思什意淜的到呵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